

歡迎來到昭昭醫(yī)考!
Ⅰ考查目標
藥學專業(yè)綜合考試(初試)范圍為藥學專業(yè)核心主干課程藥物化學與藥理學。要求考生系統(tǒng)掌握上述藥學核心課程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綜合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Ⅱ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為 3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藥物化學約 50%、藥理學約 50%。
Ⅲ考查內容
一、藥物化學
(一)緒論
1、藥物化學的概念,研究對象;
2、藥物的概念,藥物的名稱及命名原則;
3、藥物化學研究的內容以及研究任務。
(二)新藥研究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1、先導化合物、構效關系、藥效團、硬藥、軟藥、孿藥生物電子等排等的概念;
2、先導化合物的發(fā)現(xiàn)途徑及其優(yōu)化方法;
3、Hansch 方程的含義及其應用。
(三)藥物代謝反應
1、藥物的 I 藥物的 I 相生物轉化和 II 相生物轉化。
(四)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物
1、鎮(zhèn)靜催眠藥的結構類型;苯二氮卓類藥物的理化性質、作用機理、代謝特點及構效
關系;代表性藥物的鑒別方法及合成方法。
2、抗癲癇藥物的結構類型及各類型藥物的作用機理;酰脲類藥物的體內代謝特點,鑒別方法,結構改造的方式;GABA 類似物的作用機理,該類型藥物結構改造的原理。
3、抗精神病藥的結構類型;吩噻嗪類藥物與受體的作用方式及體內代謝;鹽酸氯丙嗪、
氟哌啶醇等代表性藥物的理化性質及其合成方法。
4、抗抑郁藥物的作用機制及代表性藥物的理化性質、鑒別及合成。
5、鹽酸嗎啡、哌替啶、美沙酮、可待因、納絡酮等藥物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及臨床應用;嗎啡類藥物與受體的作用模式;鎮(zhèn)痛藥結構改造的原理和方式;哌替啶、美沙酮等藥物的合成;納絡酮與受體的作用方式;內啡肽的發(fā)現(xiàn)和意義。
6、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治療藥物的類型及研究現(xiàn)狀。
(五)外周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物
1、擬膽堿藥的類型、作用機制及構效關系;乙酰膽堿酯酶作用機制。
2、抗膽堿藥類型;阿托品、ft莨菪堿、溴丙胺太林等藥物的性質、鑒別方法及應用;
抗膽堿藥的作用機制、構效關系等。
3、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的類型及代表性藥物的理化性質。
4、組胺 H1 受體拮抗劑的作用機制、結構類型;馬來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鹽酸西替利嗪等代表性藥物的結構特征、理化性質及化學合成。
5、局部麻醉藥的結構類型、作用機理及構效關系;普魯卡因、利多卡因等局麻藥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鑒別方法、臨床應用;普魯卡因的化學合成。
(六)循環(huán)系統(tǒng)藥物
1、β受體拮抗劑的類型,臨床應用;普萘洛爾的結構、理化性質、鑒別方法、構效關系。
2.、鈣通道阻滯劑類型、作用機制。硝苯地平的結構、理化性質、構效關系及臨床應
用。
3、鈉、鉀通道阻滯劑的功能作用;了解奎尼丁、胺碘酮等藥物。
4、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及血管緊張素 II 受體拮抗劑作用機制;卡托普利的結構、臨床應用、構效關系及化學合成;氯沙坦的結構特征、理化性質及化學合成。
5、NO 供體藥物的作用機制,代表性藥物。
6、強心藥的作用機制;強心苷類藥物的構效關系。
7、調血脂藥物的類型;羥甲戊二酰輔酶 A 還原酶抑制劑的作用機理;他汀類藥物的理化性質、體內代謝、構效關系、臨床應用。
(七)消化系統(tǒng)藥物
1、胃壁細胞分泌胃酸過程;H2 受體拮抗劑作用機理;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藥物結構特征、藥物特點、臨床應用;質子泵抑制劑概念、作用機理;奧美拉唑理化性質、作用機理、生物轉化途徑、化學合成。
2、止吐藥和促動力藥的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了解相關代表性藥物。
(八)解熱鎮(zhèn)痛藥、非甾體抗炎藥及抗痛風藥
1、花生四烯酸的代謝途徑;解熱鎮(zhèn)痛藥的作用機制;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的結構特征、理化性質、鑒別方法、化學合成、體內代謝、臨床應用。
2、非甾體抗炎藥的結構類型;保泰松、吲哚美辛、雙氯芬雙鈉、布洛芬、萘普生吡羅昔康等藥物的結構特點、理化性質、代謝方式、化學合成、臨床應用;COX-2 選擇性抑制劑的作用原理;塞來昔布的設計原理、化學合成。
3、痛風的發(fā)病原理、尿酸的體內合成途徑。
(九)抗腫瘤藥
1、生物烷化劑的作用原理;鹽酸氮芥、環(huán)磷酰胺、塞替派、卡莫司汀、白消安、順鉑
等藥物的結構特征、理化性質、化學合成。
2、抗代謝藥物的作用原理、結構類型;氟尿嘧啶、鹽酸阿糖胞苷、巰嘌呤、甲氨蝶呤
等藥物的作用機制、設計原理、結構特點、理化性質、臨床應用。
3、抗腫瘤抗生素類藥物的作用原理;多柔比星、米托蒽醌等藥物的結構特征、理化性質。
4、應用于臨床的抗腫瘤植物藥的結構特點、作用機理、理化性質、結構改造、研究現(xiàn)
狀。
(十)抗生素
1、抗生素殺菌的作用機制,細菌耐藥的主要機制。
2、β-內酰胺抗生素的結構特點及分類、構效關系;青霉素鈉、阿莫西林、頭孢氨芐、
頭孢克肟、克拉維酸鉀、氨曲南等藥物的結構、理化性質、藥效特點、臨床應用。
3、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的結構特征、鑒別方法、作用機理、臨床應用。
4、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的結構特征、作用機理。
(十一)合成抗菌藥物及其他抗感染藥物
1、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構效關系;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結構特征、構效關系及臨床應用。
2、磺胺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分類;磺胺嘧啶、甲氧芐啶等藥物的結構特征、理化性質、
鑒定方法、化學合成、臨床應用。
3、抗真菌藥物的作用機理、分類。
4、抗病毒藥物的作用機理、分類;奧司他韋、阿昔洛韋、利巴韋林等藥物的結構特征、
作用機理、理化性質、化學合成、臨床應用。
5、HIV 病毒的生命周期、抗艾滋病藥物的作用機制;齊多夫定的結構特征、理化性質、構效關系及臨床應用。
6、抗寄生蟲藥物的分類;喹啉類抗瘧疾藥物的結構特征、構效關系;青蒿素的結構特
征、理化性質及臨床應用內。
(十二)降血糖藥物、骨質疏松治療藥物及利尿藥
1、糖尿病治療藥物的類型;胰島素的功能作用,藥物改造原理及研究現(xiàn)狀。
2、格列本脲、鹽酸二甲雙胍的結構特征、作用機理、理化性質及臨床應用。
3、利尿藥的作用機理、分類;利尿藥的結構特征及性質。
(十三)激素類藥物
1、激素類藥物的分類、臨床應用。
2、甾體類激素的母核結構區(qū)分;睪酮、孕酮、左炔諾孕酮、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藥物的結構特征、理化性質及臨床應用。
(十四)維生素
維生素的分類與主要作用;維生素 B、C 的結構特征及理化性質。
二、藥理學
(一)緒言
1. 藥理學的研究內容與學科任務:藥理學的研究內容,藥理學的任務。
2. 藥物研發(fā)過程中的藥理學研究:新藥臨床實驗。
(二)藥物代謝動力學
1. 藥物的體內過程:藥物的跨膜轉運及藥物轉運體,藥物的吸收及給藥途徑,藥物的分布及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藥物的代謝,藥物的排泄。
2. 藥物的速率過程:藥動學基本原理,藥動學參數(shù)及其意義。
(三)藥物效應動力學
1. 藥物的作用:藥物靶點和藥物作用機制,藥物的治療作用,不良藥物反應,藥物作用的選擇性和兩重性。
2. 藥物的特異性作用機制:藥物與受體的作用,藥物與酶的作用,藥物與轉運蛋白的
作用等。
3. 藥物的非特異性作用機制:
4. 藥物作用的量效關系:藥物量效關系中的激動與拮抗,藥物的量效關系。
5. 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機體方面的因素,藥物方面的影響。
(四)傳出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理學概論
1. 傳出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受體:膽堿受體,腎上腺素受體,多巴胺受體,受體的分布與效應。
2. 作用于傳出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藥物:藥物作用方式,藥物分類。
(五)膽堿能系統(tǒng)激動藥和阻斷藥
1. 毛果蕓香堿、阿托品及新斯的明作用機制、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毒扁豆堿、筒箭毒堿和琥珀膽堿的作用特點及應用。
2. 有機磷酸酯類中毒的機制、解救藥物及其解救效果;ft莨菪堿和東莨菪堿、人工合
成解痙藥和擴瞳藥的作用特點。
(六)腎上腺素能神經(jīng)系統(tǒng)激動藥和阻斷藥
1. 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間羥胺、異丙腎上腺素、多巴胺和麻黃堿等的作用和臨床用途、主要不良反應。
2. 酚妥拉明、酚芐明的作用特點及用途; β-阻斷藥的分類、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
不良反應及禁忌癥;腎上腺素升壓作用的翻轉。
(七)鎮(zhèn)靜催眠藥
1. 苯二氮?類藥物、巴比妥類藥物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主要不良反應
及防治;水合氯醛作用及用途。
2. 新型鎮(zhèn)靜催眠藥物的特點及應用。
(八)抗癲癇藥及抗驚厥藥
1. 抗癲癇藥:抗癲癇藥的作用方式及作用機制,常用抗癲癇藥苯妥英鈉、苯巴比妥、
卡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鈉及苯二氮?類的抗癲癇機制及作用特點。
2. 抗驚厥藥:硫酸鎂抗驚厥的機制及應用。
(九)精神障礙治療藥物
1. 抗精神分裂癥藥:第一代抗精神分裂癥藥物氯丙嗪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
不良反應及禁忌證。第二代抗精神分裂癥藥物的特點。
2. 抗抑郁癥藥:選擇性 5-HT 再攝取抑制劑,5-HT 和 NA 再攝取抑制劑,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特點及應用。
3. 治療雙相障礙藥物:碳酸鋰的作用特點、不良反應及應用。
(十)鎮(zhèn)痛藥
1. 阿片類鎮(zhèn)痛藥:阿片生物堿類鎮(zhèn)痛藥和人工合成鎮(zhèn)痛藥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和禁忌癥。
2. 其他鎮(zhèn)痛藥及阿片受體拮抗劑的作用特點、應用。
(十一)治療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的藥物
1. 抗帕金森病藥:擬多巴胺類藥、中樞 M 受體阻斷藥抗帕金森病的特點。
2.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特點
(十二)利尿藥和脫水藥
1. 高效能、中效能和低效能利尿藥的特點、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2. 甘露醇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十三)抗高血壓藥
1. 抗高血壓藥的分類。
2. 血管緊張素Ⅰ轉化酶抑制藥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AT1)阻斷藥、交感神經(jīng)抑制藥
(β 受體阻斷藥、α 受體阻斷藥)、血管擴張藥、利尿藥、鈣通道阻滯藥的降壓特點、降壓
機制、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十四)抗心絞痛藥
1. 硝酸甘油、β 受體阻斷藥和鈣通道阻滯藥抗心絞痛的作用機制、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硝酸甘油和 β 受體阻斷藥合用的優(yōu)缺點。
(十五)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藥
1. 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藥物分類;
2. 強心苷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以及中毒的防治。
3. 血管緊張素 I 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AT1)阻斷藥、血管擴張藥、利尿藥、非強心苷類正性肌力作用藥、β 受體阻斷藥和及其他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藥理作用和特點。
(十六)抗心律失常藥
1. 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分類。
(十七)調血脂藥與抗動脈粥樣硬化藥
1. 他汀類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2. 考來烯胺、貝特類、煙酸、普羅布考的作用、應用及不良反應。
(十八)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抗風濕病藥與抗痛風藥
1. 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的共同作用機制,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和選擇性環(huán)氧酶-2 抑制藥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十九)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
1. 糖皮質激素的主要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禁忌癥及應用注意
事項。
(二十)胰島素及降血糖藥
1. 胰島素的藥理作用,掌握胰島素臨床應用、主要不良反應;磺酰脲類口服降糖藥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2. 雙胍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藥、胰島素增敏劑及其他降血糖藥的作用和用途及特點。
(二十一)甲狀腺激素與抗甲狀腺藥
1. 硫脲類抗甲狀腺藥的作用機制、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2. 碘及碘化物對甲狀腺功能的作用。
3. 甲狀腺激素的臨床應用,β 受體拮抗藥、放射性碘在甲亢治療中的作用特點。
(二十二)性激素類藥及避孕藥
1. 常用子宮平滑肌興奮藥的的種類及特點。
(二十三)呼吸系統(tǒng)藥物
1. 選擇性 β2 受體激動劑和糖皮質激素的平喘作用特點、臨床應用和主要不良反應。
2. 茶堿、M 膽堿受體阻斷藥、肥大細胞膜穩(wěn)定藥、其他平喘藥的抗喘作用特點和應用。
(二十四)消化系統(tǒng)藥物
1. 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種類及掌握各類藥物的特點及臨床用途。
(二十五) 作用于血液系統(tǒng)的藥物
1. 肝素和香豆素的體內過程特點、抗凝機制、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主要不良反應。
2. 低分子量肝素的作用特點和應用。
3. 阿加曲班、華法林的機制、藥理作用和用途。
4. ADP 拮抗劑、血小板 GPⅡb/Ⅲa 受體拮抗劑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
5. 鏈激酶、t-PA、尿激酶的作用機制、作用特點及臨床應用。
6. 維生素K的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抗纖維蛋白溶解藥的機制及應用。
(二十六)抗貧血藥與生血藥
1. 鐵劑吸收的影響因素,鐵劑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處理。葉酸的藥理作
用和應用。影響維生素 B12 吸收的因素、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
2. 促紅細胞生成素、G-CSF、GM-CSF、促血小板生成藥的特點。
(二十七) 抗菌藥物概論
1. 化學治療、抗生素、抗菌藥物、抑菌藥、殺菌藥、抗菌譜、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濃度 MIC、最低殺菌濃度 MBC、化療指數(shù)、抗生素后效應的概念。
2. 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細菌耐藥性的產(chǎn)生及機制。
(二十八) β-內酰胺類抗生素和其他作用于細胞壁的抗生素
1. 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分類、作用機制和耐藥機制;青霉素的抗菌作用、藥動學特
點、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掌握第一、二、三、四、五代頭孢菌素的特點;半合成青霉素、其它β-內酰胺類抗生素以及 β-內酰胺酶抑制劑克拉維酸等的抗菌特點、用途及主要不良反應。
2. 萬古霉素、達托霉素的作用機制、特點及主要不良反應。
(二十九) 氨基糖苷類及其他抗生素
1.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作用機制、抗菌譜、不良反應及防治。
2. 鏈霉素、慶大霉素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特點和應用。
(三十)大環(huán)內酯類及其他抗生素
1. 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及機制;紅霉素、阿奇霉素及克拉霉素的作用特點及
應用。
2. 林可霉素類抗生素的作用機制和特點及應用。
3. 四環(huán)素、氯霉素的抗菌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三十一)人工合成抗菌藥
1. 喹諾酮類抗菌藥的共性(抗菌譜、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耐藥性)。
2. 磺胺類藥物共性;復方磺胺甲噁唑的藥理學依據(jù)。
(三十二)抗結核病藥與抗麻風病藥
1. 異煙肼、利福平的抗結核特點、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
2. 乙胺丁醇、鏈霉素、吡嗪酰胺、對氨基水楊酸鈉的抗結核作用特點。
附件: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