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經成功報名2018中西醫(yī)結合博士的考生,我們將重點復習考試大綱。在這里,2018中西醫(yī)內科醫(yī)師內科學考試站點:甲亢-昭昭醫(yī)考官網總結了2018年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師內科學考點:甲亢,并結合2018年的考試內容作為整理考點。今天我們來復習一下2018年中西醫(yī)結合內科考試中心:甲亢。
甲狀腺機能亢進
西醫(yī)病因病機
中醫(yī)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xiàn)
實驗室檢查和其他檢查
診斷和鑒別診斷
西醫(yī)治療
中醫(yī)辨證治療
中醫(yī)病因病機
本病的基本病機為氣滯痰阻、氣滯火阻、耗氣傷陰。病初多為真,主要是氣滯痰阻,肝火旺盛所致;虛是久病后陰虛耗氣的主要原因,表現(xiàn)為氣陰兩虛的證候。
實驗室檢查和其他檢查
1.血清甲狀腺激素測定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和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直接準確地反映甲狀腺功能,其敏感性和特異性明顯優(yōu)于TT3和TT4。
2.血清TSH比T3和T4更敏感,是反映甲狀腺功能最有價值的指標,對亞臨床甲亢和亞臨床甲減的診斷和治療監(jiān)測具有重要意義。
實驗室檢查和其他檢查
3.甲狀腺攝入131碘正常率3小時為5% ~ 25%,24小時為20% ~ 45%,高峰出現(xiàn)在24小時。甲亢時甲狀腺攝取131I的比率增加,3小時超過25%,24小時超過45%,峰值前移。
診斷和鑒別診斷
診斷
臨床表現(xiàn)為畏熱、出汗、易興奮、饑餓暴食、消瘦、手抖、腹瀉、心動過速、眼部體征、甲狀腺腫大等。甲狀腺聽到血管雜音和觸覺震顫有診斷意義。對于一些輕微的病例或不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往往需要實驗室檢查才能做出明確的診斷。在診斷甲亢的基礎上,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甲亢,結合眼部體征、彌漫性甲狀腺腫、TSAb陽性,即可診斷GD。
中醫(yī)辨證治療
氣滯痰凝證
證候:頸前脹滿,煩躁不安,胸悶,兩邊脹滿,食欲好,失眠,月經不調,腹脹便溏,舌質淡紅色,舌苔白膩,脈弦或弦滑。
治療:疏肝理氣,化痰散結。
處方:逍遙散、二陳湯。
肝火盛證
證候:頸前腫脹、眼突、易怒、饑多食多、手指微顫、惡熱惡汗、面紅熱、心悸失眠、頭暈目眩、口苦咽干、便秘、月經不調、舌紅苔黃、脈數(shù)。
治療:清肝瀉火,消癭散結。
處方:加減龍膽瀉肝湯。
陰虛火旺證
證候:頸前腫脹、眼突、心悸、多汗、手抖、饑餓、暴食、消瘦、口干、煩躁、易怒、失眠、多夢、月經不調、舌紅、舌苔少、脈數(shù)。
治療:滋陰降火,消癭散結。
藥方:天王補心丹。
氣陰兩虛
證候:頸前腫脹、眼突、心悸失眠、手顫、消瘦、神疲乏力、氣短、出汗、口干咽燥、手腳發(fā)熱、食欲不振、大便稀稀、舌紅或蒼白、舌苔少、脈細或計數(shù)無力。
治療:益氣養(yǎng)陰,消疥瘡,散結。
處方:生脈散。
示例:
患者多年甲亢,頸前腫脹、眼突、心悸失眠、消瘦、精神萎靡、氣短、多汗、口干咽燥、手腳發(fā)熱、食欲不振、大便稀稀、舌紅脈數(shù)無力。治療
A.天王補心丹
B.炙甘草湯和云女湯
C.改良龍膽瀉肝湯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12.3MB 下載數(shù)2365 下載
10.3MB 下載數(shù)3652 下載
9.65MB 下載數(shù)2659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